众所周知,心电图机是当今最普及、最安全可靠、无创伤性了解心脏功能疾患的医用电子仪器。通过心电扫描器中显示的起伏不平的的图形,医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一个人心脏跳动程度,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是监测一个人心脏情况的重要工具。那么发明心电图机的人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荷兰的病理学家威廉·爱因托芬。爱因托芬之所以会走上医学的道路,最后发明了心电图机,还和中国还有几分渊源。艾因特霍芬出身在南洋,从小就在一个叫洪妈的保姆抚养。在他4岁的时候,洪妈带他来到中国生活,并在中国读的小学。不幸的是,洪妈在爱因托芬10岁的时候,因为患有心脏病而去世了。洪妈生前对他特别关心,视如己出,因此当洪妈去世的时候,他很悲痛,也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医,专门研究心脏病,不让洪妈的悲剧重演。于是他努力学习,终于当上了心脏病医生。
那时候德国的科学家发现,青蛙在心脏在搏动的时候产生了电,但是这种电很微弱,变化也很快,一般的电表无法检测出来。这则消息很快就被爱因托芬知道了。于是,他就在想,是不是别的动物的心脏在搏动的时候也会产生电流呢?那么人也会产生么?于是他又对r动物进行了实验,发现也会有电流。于是他在想,能不能发明一种可以能够记录人的心脏的电流的设备呢?
但是要发明一个机器可不仅仅是有医学知识就可以的,想要把想法付诸于实践,那必须得会物理,要不然电流是怎么个回事都不知道还谈何发明机器呢?他一想到洪妈的死,马上燃起了斗志,特意去物理系学习了电学的系统知识。经过他的研究发现,心脏在收和缩的时候都会发出,在不同的地方会形成不同的电压。于是他用P\Q\R\S\T等字母表示心电图上的波峰和波谷,不过他也不能确定自己的心电图是不是能对病人有所帮助。为了证明他的机器的有效性,他把健康的人的心电图和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记录下来以便来检查这个机器的运行状况。
事实证明,心电图机的出现对临床医学有很大的帮助。于是他进一步对心电图机进行改进,用什么东西来记录这种电流比较方便呢?他冥思苦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一种绝妙的办法,用一条长长的感光纸,并让其不断地移动,就能够画出心电图——伴随心脏肌肉活动的电活动的连续记录。即成功地设计出指针式微电流计--使弦线电流计在偏移时挡住一束光,在纸上留下阴影。
不过此时的心电图仪器还不完美,它太过于笨重了,有一百四十多公斤,显然不能很容易的移动到病房里,也很难把病危的心脏病人带到研究室去。这样的心电图只能在学理意义上存在,但是很难有实际效果。
这让爱因托芬十分的苦恼,此时莱登大学的赫夏教授便建议他,不如把心脏病患者和实验室里的心电图机用电线连接起来。这才让心电图机终于应用于临床试验。
现在的心电图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良,设计的十分轻巧,可以随身携带。我们不应该忘记 爱因托芬的贡献,有了他的发明,为世界上很多的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了感谢他的发明,1924年, 爱因托芬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